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中国视角看全球气候——学五位一体 试谈COP25“败局”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19-12-31 16:47:09  点击:10739 
分享:

洪紫千/文

【小记】
今天是2020年前的最后一天,关注了生态保护一整年的我想斗胆聊聊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COP25)。才疏学浅、了解有限,纯粹出于兴趣做了不完全整理并大胆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其中必然有很多不足、不准、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多指正,也欢迎提出异议、发起讨论。
 
2019年12月15日,经历了2018年年底最初的申办国巴西因内政问题选择撤回申请、随即宣布接替巴西成为主席国的智利因国内紧张形势放弃大会、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临危接替协助举办的COP25在戴着“筹办时间最短”和“谈判时间最长”两顶帽子的情况下,终于在延长了40多个小时后被各大媒体、发言人宣布以“混乱”“令人失望”“几乎没有进展”告终。但相比cop25开展的艰难程度,前面这个复合句式实在不算什么。
 
 
【概述】
“2019年‘又’是全球遭遇前所未有气候变化影响的一年,本次气候大会并不尽如人意的成果与气候变化迅猛的影响相比略显苍白。2020年是保护自然‘超级年’,是实现更高远气候目标的紧要之年,是各国商定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关键之年。”COP25作为2020年前最后一次缔约方大会,对于全球跨入“后2020”时代(post-2020)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作为敲定协议前最后一次会议展现出的悲观氛围,与一年前COP24结束时会场上的欢庆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原本期待在本届大会解决的两个关键性议题——“各国拿出力度更大的减排承诺”和“确定国际碳市场交易细则”——都将延后一年于明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COP26上再次磋商。
 
“我对COP25的结果感到失望。国际社会失去了在减缓、适应和融资方面展示更大雄心以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机会。”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推特上发表的这段话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副所长海伦·蒙特福德(Helen Mountford)也表示,“绝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正在放弃甚至阻碍行动,这反映了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科学的紧迫性和公民的需求是多么漠不关心。”
 
但也有观察员指出,在现阶段各方仍无法就关键议题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宁愿在COP25达不成共识,也不要达成一份糟糕的协议”(No deal in COP25 is better than a bad deal),明年仍有机会继续磋商以期达成共识。如果各国为了“达成协议”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草草结束谈判,将对今后《协定》第六条的落实产生严重影响,并将削弱市场机制在促进全球减排方面的作用。
 
21世纪人类面临最大的持续挑战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这方面,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一百年前恩格斯和黑格尔说,人类第一次征服自然的时候,可以充分享受其成果,那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但一百年前他们就预见到,当人类继续征服自然时,将遭受自然的惩罚。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说,“有人将生态文明称为《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版,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不过生态文明更广、更深。2015年,2030议程确定‘三合一’,即经济、社会、环境相互融合。而中国十八大确定的是‘五位一体’: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真正融为一体,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地球能不能存续的问题。生态文明是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
 
根据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新时代“五位一体”,很容易找到“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为其他要素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组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关系。通过认真学习各方提供的资料,我想试着从“五位一体”的角度来分析本次会议结果所受到的影响和走向。
 
 
【来自经济层面的影响】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与新耦合关系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饱受关注的问题,因为最原始、最常见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与破坏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英国是,德国是,美国是……如果不做出改变,发展中国家中的多数也预备或已经开始走这条老路了。
 
——经济转型
 
在全世界发展经济的狂潮惯性下,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但对经济发展丝毫不敢松懈的紧张竞技状态可能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轻视全球性问题的紧迫性、忽视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后的可能性,导致错失弯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当面临环境破坏带来的生存压力时,极地国家(或地区)、小海岛国面临最严峻的考验;而面对全方位的经济转型时,工业国(包括石油原产国等)、碳排放大国则容易陷入尾大难掉的局面。
 
实现CO2排放达峰是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这昭示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节点的到来。根据国际经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
 
历史总是相似——抓住这次经济转型风口的,同样将促成在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又一次腾飞。如欧洲投资银行(EIB)发布的新能源贷款政策中,就已经提出将从2021年底终止对化石燃料能源项目投融资、加速清洁能源创新。
 
 
——碳市场
 
“今年气候大会的另一个讨论重点是《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关系到未来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从理论上来讲,碳排放的市场交易行为,可以降低各国的减排成本,同时经济激励的手段也能推动减排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关于碳市场规则制定的问题成为难以达成统一的聚焦点,体现了各国对这次机会的重视——这将是涉及未来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国家发展道路和世界格局变化导向的重要基石,而奠定各国发展基石的关键时刻,就在于2020年的《巴黎协定》,就在这三年内的乾坤大挪移之结果。
 
欧盟作为全球最先引入强制性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地区,将碳排放交易体系作为欧盟实现气候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展示了欧盟在气候治理方面的领导地位;哥斯达黎加等31国共同签署的“圣何塞原则”,为建立公平、稳健的碳市场奠定了基础(尽管在维护人权和原住民的权利方面还不是十分完善);中国于2017年12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于2019年3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政策基础和立法保障,也向社会释放了积极信号……这些都是来自新时代长久发展要求的创新与变革。
 
基于市场的策略是分配气候和能源资源的最有效办法,多个信心十足、概念清晰、基建完善、具有市场化机制和国际影响力的局部碳市场正在飞速建设中,亟需全球统一管理。在越来越多局部碳市场开始逐步建立的形势下,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全球碳市场的构建虽势在必行,但如果不能尽快落实《协定》,很可能出现加速破坏环境以求捞最后一把“污染型经济发展”财的情况。如果部分地区在此期间刻意放慢减排的脚步以确保对“可兑换金钱”的量化减排量最小程度“浪费”,这样的小聪明会对全球减排计划造成更不利的影响,更会使提振全球气候雄心的工作更加困难。
 
《巴黎协定》势在必得,法律倒逼转型的方式是最有力的。然而,平衡各方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实现共识的COP25、CMP15以及CMA2的决议文本草案在近一个小时的盘点会议中,没有得到任何缔约方的支持。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气候雄心没有在这份草案上得以体现,违背了《公约》与《协定》精神。因此,我们或许应该从就单一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优解”出发对各国需求进行逐项讨论,而非一开始就在草案中权衡各国利弊,却把核心问题的解决成效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当然,我们也可以乐观猜测,在碳市场真正建立以前,碳排放大国也会在成本相对低的旧市场时期尽可能地完成转型。等碳市场建立完成,就可以直接投入国际市场而不必缴纳过多的碳排放税了。
 
实际上,我并不认为Cop25的“几无进展”会过分影响士气。相反,大家通过这次审慎、严肃的沟通,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对形势更确切的判断。
 
 
——私人资本与企业
 
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所说:“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改变市场竞争的商业环境与格局,不仅影响企业的自身运营,更影响供应链和市场需求。”气候变化问题必将继续、长期存在,只是恶化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决心、采取多大力度的行动。而在此期间,碳排放将关乎一个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地位与发展权力,私人资本与企业的运作也会感受到碳排放与碳配额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积极应对全国碳市场、加强碳市场学习、制定适宜的履约管理方案、采取稳健的交易策略,才能为未来可能参与到的国际碳市场抢占先机。
 
UK Pavilion 举办的“绿色金融和煤炭转型”全天研讨对投资决策中的气候风险量化、可持续基础设施在撬动私人资本低碳投资、ESG在促进气候投融资中的作用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英国(下一届COP会议的主办国)表示到下一届格拉斯哥COP会议前,将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增加气候资金的投入,并通过推广气候投融资示范案例调动更多私人资本关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更多资金来源。
 
对私人资本与企业来说,迎难而上将成为经济转型之路上的必备条件,负隅顽抗的挣扎没有意义。转型之路上的建议是:
1、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碳市场建立后,曾经“降低成本”的污染工作都将转化为成本的一部分,要降低成本,就必须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2、以科技创新为原料。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发展清洁能源并推进绿色经济增长,谋求与新时代要求相符的新技术革新。
3、顺应时代。在应对气候危机过程中加强对外合作、学习,寻找新时代的商机。
 
 
——推动一体化能源转型
 
推动“一体化能源转型”是全球气候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德生态示范城市项目已使25个中国试点城市进行系统性的节能减排和提升能效,为示范城市制定的能源方案将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实际成果的检验。城市可持续化过程中的低碳规划、行动方案正是自上而下推动城市转型的基础和起点,“国际-国家-地区”是环环相扣的链条。
 
 
——五位一体中的经济
 
经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中的最前面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所致,“经济建设决定上层建筑”奠定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但相比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又另当别论了。当各项均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无疑是重中之重,但基础出了问题,必须、也只能先修复基础。这就是为什么率先修复基础或将经济与生态文明达成统一如此重要了:夯实了基础才有稳健的中心发展。
 
 
【来自政治层面的影响】
 
2019年动荡的国际政局对此次气候大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我们亟需为即将跨入“后2020时代”的国际气候治理注入充足的政治驱动力。
 
 
——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影响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而2015年《巴黎协定》得以顺利通过的重要原因正是当时中美两国政府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启动了退出《巴黎协定》的法律程序,并最快将于2020年11月4日完成这一程序。这似乎确实使美国实现《巴黎协定》减排承诺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令人悲观,承诺更有力度的减排更是希望渺茫。
 
美国表示“国家层面退出,无碍全民参与”。但我们都知道,这必将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减排成效,国际社会也将对此失去约束力!而美国对“将wim仅留在cma体系下讨论”的无理要求一旦实现,明年即正式退出《协议》的美国更将免于承担与损失与损害相关的任何义务。图瓦卢代表对此指出,“企图回避数以百万的人们正在面临气候灾难这一事实的行为无异于人道主义罪名”。
 
有人提到了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规定,“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而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这一规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地方政府的权利,并强化了“集中化的国家权力对自由的威胁最大”这一观点。虽然联邦国家的政体比较特别,但我们所面临的气候灾难涉及全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我们需要彼此的承诺,共同承担、也为彼此负责。既然美国已有多个州自发成立此类,何不考虑整合各州意见而后统一立法,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也包裹本国的利益),难道不值得做一些尝试和争取吗?如果建立全国统一、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不被美国宪法允许,美国一开始就不应该加入,更不该在2015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这根本不是理由。
 
无论是为了逃避应尽的责任,还是为了保全“狭义”的自由,美国都该重新梳理自己的头绪。为将本国利益最大化耍一些小花招作为常态或可理解,但影响人类命运或意外掉队就是另一码事了。更何况,这种“自由”在当前局势下只对美国有利,对全世界来说都是种隐患。
 
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而暂弃罅隙的各国联手之举需要充足的政治互信作为支撑,美国的退出行为却打击了这一基础。许多分析师认为,美国政府未来的变化将关系到中国政府是否会做出更大的减排承诺。身处贸易战的中国正处于迈向发达的重要阶段,美国如果不受《协议》约束,必将成为中国(包括很多类似的国家)发展绿色经济道路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退出《协议》决定的敲定对各国的信心、乃至缓解气候问题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是首先建立二氧化硫相关市场行为模版的国家,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和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的活跃更彰显了碳市场的旺盛生命力。宣布参加2020年大选的前联合国气候变化特使、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更是出席会议并呼吁中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不与中国合作,就不会有解决方案。”因此,众人期盼的转机全部落在了明年11月美国选出的新任总统身上,如果变成了对气候危机有清醒认识的候选人,新一届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通过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的方式继续参加气候大会谈判,并重新制定减排目标。显然,主动权已经完全落到美国手中,因为协定没有理由拒绝美国的重新加入,甚至可以说是迫切需要。
 
我认为,退出程序的正式启动与美国是否会真正退出协议,或者说,是否会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抗争的洪流作出相违背的举动并无直接关系。科学所揭示的紧迫性使世界各国都无法忽视这一全球性问题,退出程序的启动代表的是美国对当下协议条例对本国利益影响的态度和期待,并希望通过这块筹码让最后的决策尽可能多地偏向自己。
 
美国通过启动退出程序的方式为本国“利益”争取最大权限的外围妥协的行为,就像利用规则漏洞把秤砣压在跷跷板的一端,借此将另一端高高抬起、置于脚不沾地的慌乱中,驱使他们做出更大的让步。跷跷板的乐趣和意义不在于绝对优势带来的静止,而在于交替的重力对比;而停止退出程序的瞬间,就是我们期待看到的跷跷板游戏重获乐趣与意义的时刻。
 
如果等不到这个瞬间,那必然是因为不远处建了一座新的跷跷板——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 2.0》?在这个跷跷板上,建造者通过在隔壁跷跷板上投放绝对重量的秤砣让参与者被迫放弃被贴上封条但完好的上一个器械,被前一个建造者“团结”过的参与者们不需要新的动员活动就直接组团加入到新的器械活动中来。经历过失败的人们惟恐再次遭受“白搭”的苦难,自发地放弃更多的利益,甚至劝说其他参与者一起作出让步以求新的建造者允许他们的加入并推动游戏尽快展开,只求打折扣后的乐趣和意义起码稍有温存,而降低对公平、合理的基本要求。但《协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建立统一的世界交易市场准则规范,进而为最终达成“1.5摄氏度”的目标提供安全、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开展减排工作。
 
《巴黎协议》势在必行,但牵头国家要做的不仅是等待大选结果,而是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大选的结果,只是坐在国家总统位置上的人是否改名;我们需要的,是两个名字背后的政治导向倾向利于整个地球村的一侧。特别是对于“忧患”相对少的发达国家,《巴黎协议》的吸引力在哪里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我们同时要规避对原住民的剥削、关注各种外壳的“无意识殖民”的灰色角落,又要保证达成碳排放这一核心目标。
 
另外,长期气候资金议题工作组(COP25 agnda item 8)联席主席所草拟的决议文本草案中提出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均能够获取气候资金支持,而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但这种“无条件赠款形式”的资金真的合理吗?
 
我们必须避免最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资金产生依赖,因为这也可能阻碍工作进度和《协议》在出资国家方面的稳定和公平。相比技术援助,纯资金的无条件输出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支持的标准需要细化和科学化制定。
 
比如,第一批资金到达一段时间(也要考虑到项目周期是否充足)后,考量这笔钱对这个地区起到的改善作用如何,如果有很大改观,可以试着加大力度的投放资金;反之,则压缩/延后资金的补助。这样一来,发达国家的投资不会被滥用、挪用,发展中国家在用这笔钱的时候也会融入自己的智慧、也更加珍惜这笔资金,也就避免了出资方对宝贵资金被浪费的担忧和不满情绪。
 
气候变化谈判不能是零和博弈,人类也无法与自然谈判。在一项实地调查项目中,德国某学校10年级的孩子说:“德国看起来在努力,但德国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不仅反映了孩子们对世界问题的关注,更反映出不含私心的责任感。这是各国领导人应有的基本观念、素养,他们需要展现出更大的政治意愿、领导力与行动力,在具有分歧的议题上相向而行。
 
 
——五位一体中的政治
 
政治几乎可以说是国际协议达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政治建设将为其他要素提供制度保障。政治建设就像一张网,这张网必须覆盖全面,否则就是功亏一篑,甚至反而对积极执行者不利;必须平均,否则不公就会引起情绪,无论是起义还是退毁,都不是目的。这种保障为各国提供背靠背作战的勇气和信心,政治互信对地球村的和谐共处、对人类问题的得以解决都十分重要。
 
 
【来自社会层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
 
11月27日,《自然》在其网站上刊出的评论文章指出:“证据正在不断增加,这些事件比人们此前所想的更有可能发生,并且在不同的生物物理系统中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将世界导向长期不可逆的变化之中。”
 
最不发达国家要求“在降低针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风险评估成本方面得到技术援助”的说法,欧盟表示“应就如何更好地应对缓发事件进行知识共享,提出科学界需要关注缓发事件,呼吁更多的研究学者对此开展研究工作”。厄瓜多尔进一步提出“各国需要凝聚政治意愿,促进科学界在损失与损害领域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推进科学研究发展,有助于我们掌握更全面、真实的气候变化相关数据信息;而提高技术,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备条件。科技发展输出成果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唯有认识、了解,才能更好地行动。因为我们既不可能就此停下发展的脚步,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农耕时代。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环境领域的教育和研究,而现在用于环境生物学研究项目在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占比与我们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十分不相称的。
 
同时,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协定达成后最重要的附带盈利点。为减少不达标导致的罚款,各国都将争取进行绿色生产生活的创新和推广,以形成流畅的绿色经济新链条,以保证经济基础的转型和政治统治的稳固。《协议》确立后,先开发绿色技术的国家或将通过技术革新带动新经济增长点,并再次拉开贫富差距、甚至影响新世界格局的形成。
 
 
——非政府组织(ngo)
 
“以经济利益撬动各国作出对环保的回应”似乎是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应用,但愿在这种卑微的“伎俩”外,还有别的可能。比如,以观念影响人们自身行为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来自青年人、原住民族、气候灾难前线居民等民间社会群体关于增强行动的呼吁似乎并未在本次会议的实际谈判进展中得到体现,但ngo所特有的自下而上的力量仍不可忽视。除了对美国大选的期待,德国学生的游行活动也直接影响到了德国绿党在选举中的席位,民主党则制定了更多的环保举措以应对这一倾斜。
民间组织能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让更多人认识、理解、接受环保理念。这种渗透学习对国家政策的编写、通过、执行,都是重要的催化剂、润滑剂。更悲观地说,任何合约、协议都可能被撕毁,唯有人们心中的道德律难以摧毁。

人民诉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还没有深入人心有关,老一套的“各自为政”和各国之间的提防、猜忌还在起作用。但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作出了积极回应。由多家NGO发起的“化石奖”(一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行期间,颁发给减排不力国家)不仅是个力度恰好的创意,更对《协议》的顺利建成、监督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澳大利亚(历年化石奖热门得主之一)对协定草案缺乏对展现雄心形式的必要约束表示出的不满,就可能是受到来自“化石奖”的压力影响。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让更多的人更彻底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它有多么严峻和棘手。要让大家都主动放下蝇头小利、积极投身抗暖队伍不仅需要外部的法律规范、市场规则,还需要坚定不动摇的信念基础。这种基础是潜移默化的,ngo开展的有益活动往往能做好这一点。各层ngo应形成一张有序网络,从国际、国家到地区、个人,把人们连接起来、归拢起来,进而使世界公民都具备足以驱动自身行为改变的正确全球观和环保意识。
 
 
——教育
 
自然教育的推广不仅蕴含着下一代人对自然的情感或许会有所改观,更标志了教育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没有与自然建立联系的人,永远不是完整的人。在失去天然的自然接触渠道的同时,教育事业与时俱进,通过主动加入自然教育元素弥补这一缺失是正确且必要的。
 
 
——五位一体中的社会
 
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前提条件,要求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中去,再从社会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反哺。
 
 
【来自文化层面的影响】
 
从“自我意识”到“集体意识”,从“国家荣誉感”到“人种自豪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地球生命共同体”。随着我们认知的拓宽,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广博。
 
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横行的快节奏时代,我们对资源的占有欲达到了一种不该有的高度,快速消费、一次性使用等生活习惯背后是对资源消耗的漠视和对消耗本身的错误解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能通过消耗资源的多少来反映,这种观念应该重新被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更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物欲的膨胀侵占了对智慧的崇尚,或许我们可以试着简化现在的生活;即使工作日尚且身不由己,也在周末偶尔体验和搭建几次《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活模型。
 
 
——艺术
 
随着环保问题的一次次提出、恶性事件的一次次揭露,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美术馆、艺术院、电影院、剧场中心……中,濒危物种、塑料泛滥、海洋污染、森林大火、气候变暖、物种入侵等都成为艺术家尖锐的矛头所指。
 
隶属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中心的地球研究所举行的会议中,包括一部讲述飓风桑迪如何影响纽约市居民区的纪录片《设法撤退》;来自新汉普郡的一个剧团则呈现了一场科学家、居民和民选社区官员之间的讨论。
 
 
——同理心
 
罗宾·布罗嫩(Robin Bronen)说:“北极温度的超预期上升会让降雪和冰川产生快速的变化,可我们接触的原住民则依赖这些冰雪捕猎和采集食物。” 她说,这让原住民全体不得不计划前往其他地方居住。
 
“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是你我排放的温室气体。如果我们不大幅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就是在宣判无数人,让他们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碳排放大国因为自身经济发展造成的气候影响,正在由大部分缺乏抵御气候变化能力的小国和穷国承担——这在历史上是常见的怪象,但这并非理应发生。
 
德国空调价格高昂是出了名的。对以制造业、电器生产全球领先的国家来说,这是个战略性的环保选择。不过度使用空调有一个特别的好处,那就是普通人更能理解和感受“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综合性的生态危机。这种切身的感受是很有必要的,我赞同“世上没有完完全全的感同身受”。即便是最好的演员,只要他从未经历角色的经历他就不能完全体会角色的情感,他能做的,只有通感、想象、演绎。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不是世代生活在岛上的国家,我们想象不出我们的国鸟要是因受气候变暖影响而全球仅剩50只、就像我们这个民族即将面临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甚至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那种绝望和悲戚苍凉。
 
我也是在不到两年前,真正走进了云南的高黎贡,在哪里呼吸到原始森林古拙的气息、触摸到植物天然的错落分布、听到猿啼鸟鸣于山涧之中、亲眼看到满目绿意漫上心头,被原生的大自然包裹时所感受到的被接纳又得到肯定、安全又富有创造力、宁静又充满鲜活因子……那种复杂的美好感受想必是“人工制品”无法带给我的。这种亲身经历的冲击力是我真正对大自然产生浓浓的爱,真的就像血脉相连。
 
尽可能多留下奇妙的地貌和瑰丽的原始风景,人们才有更多的机会真正走进自然、感受到天性的“呼唤”,带着这种“感受”去做事,而不会感到那么多困难。开展自然教育、社会实践、城市观鸟、科普活动、生态旅行、“Friday for Future”……都是让人们了解、走进大自然的好机会。
 
——五位一体中的文化
 
文化建设是灵魂所在,敬畏自然的文化是根植在所有生命体基因里的,我们要做的,是唤醒这种基因文化。全人类都面临这个问题,全人类也都具有这一基因。这种基因的唤醒,就等于环境保护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个人猜测】
 
一个重要协议的达成,必然涉及多方利益,这不是容易协调的,每个国家都学会了在和平年代为自己争取、坚持。为了避免再次以世界大战“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取舍、退让、权衡和共同繁荣。当问题陷入僵局,大家最好都退一步(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否则,这个棘手的问题就会被炸毁,而战争就是炸毁问题最常见的方式。
 
如果打起仗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呢?核武器?太空战?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打完一战,饱尝战争的恶果的人们认为全世界都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久之后,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的二战就爆发了。我们觉得现在是和平年代,然而紧张的国际局势和暗流涌动的金融市场都在提醒我们,战争一触即发。而《协议》所隐含的国家发展基石之分量,万万不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结语】
 
巴西出于对图瓦卢等小岛屿国家国情的尊重,同意保留关于海洋的条款之举动,不仅获得与会成员的感谢与掌声,更树立了《协议》商定过程中的榜样——尊重各国国情、分辨轻重缓急、心存人道主义思想。
 
此刻,是全人类都必须联合起来的时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性问题,我们不能再走经济危机的老路,不仅因为大国祸水外倒的行为仍将对小国百姓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如果再选择“自私”而不去尽大国的责任,我们面临的可能是“唇亡齿寒”的风险。
 
无论联合国大会是否达成协议,我们都必须开始积极筹备。正如战争未被挑起的时候,就要开始为必将爆发的战争准备武器和弹药;在和平协议还没有达成的时候,就开始为必将到来的战后重建做准备。当下的虚假繁盛必将成为过去,未来的潜在危险也必将与我们四目相对。
 
希望在2020环保超级年的三次会议(法国马赛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峰会)顺利开展,并绘出一卷让世界公民都满意的美好蓝图。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