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博报  >> 查看详情

“健康地工作着”已经成为奢求?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17-11-29 17:07:23  点击:11247 
分享:

    据报道,10月29日,卫生部宣教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超八成大企业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突出,仅有5.8%的员工自称没有工作压力。据悉,此次调查人群以中青年员工为主,员工最大的困扰来自“疲劳”和“失眠”。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

    正如该调查指出,很多时候,人们的“知”与“行”存在巨大断裂:只有6.4%对健康知识知晓良好的年轻人在坚持每天锻炼,近半数有健康问题者称“疾病不严重,拖拖无所谓”,明显不利于员工保持身心健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上班族的脸上有标签,大概多数都写着忙碌不堪、身心疲惫,再加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重,将健康问题的板子全打在员工自己身上,过分苛责员工的不作为,无疑有失公正。

    事实上,不仅员工该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担责,企业也应该为员工的健康问题买单。一方面,企业有义务保障员工工作期间的安全健康,使其免于遭受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另一方面,关心员工健康,对企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企业生产力与凝聚力。而从现实来看,由于员工健康管理的缺位导致员工过劳死、频繁跳槽的事例已不在少数,富士康事件就是其中一个极端案例。

   不仅如此,通过员工健康管理,保持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可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论断早已被事实证明。美国健康管理专家肖恩·利文博士表示,让员工处于最佳健康状态,能够减少企业因为生产力降低而产生的巨大损失,这一损失通常比传统医疗费用高2~3倍。此外,还有数据表明,对于员工健康管理所付出的投入可以转化为企业盈利,其投入产出的比率通常在1∶1.4到1∶4之间。可见,员工健康管理完全符合企业投入-产出预算。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内企业忽视员工健康,固然也有经济上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企业对于员工健康管理的理念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员工健康管理大部分属于“事后弥补”型,即员工健康出了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将重点放在预防和控制上。导致如此本末倒置情形的关键便在于企业的急功近利和政策约束缺乏,没有将健康福利纳入强制性保障。而在美国,员工的健康状况不好,企业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用就会升高。

   健康是金,健康是福。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让人“健康地工作着”不仅不应该成为奢求,而应是每个国人的生活理念,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就国家而言,人民失去了健康,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对个体而言,失去了健康,城市再美,生活再好,都是“白搭”。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