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陈姓始祖与著名先祖概略(唐代 2)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3-06-06 21:54:50  点击:10241 
分享:

陈姓始祖与著名先祖概略
(唐代 2)
陈承豹

陈元光(公元657年——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自幼熟读诗书,博通经史,尤耽太公韬略,并自著兵法、射法而熟习之。13岁即隨父陈政(归德将军)出征闽南。唐代初年至中期,在朝陈姓名臣曾多次奉诏入闽平乱,于吾国历史上产生甚为深远之影响。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闽南蛮獠啸乱,朝廷派陈政为岭南行军统帅,率兵入闽平乱。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丁丑),陈政病卒于任上。其子陈元光临危受命,代父领兵,封铃卫翊府左郎将,年仅20,然其深通韬略,指揮军事,得心应手。他领军历经9年之浴血奋战,平定敌军三十六寨,唐高宗垂拱二年(公元685年丙戌),终于平息闽粤蛮獠之叛乱。为嘉其功,朝廷晋阶元光为正义大夫,诏封岭南行军总管,世守漳州刺史。

为了整治闽地,他奏请朝廷设立“漳州郡”、“泉州郡”(今福州),并请治理南安、莆田、龙溪等地。元光不惮辛劳,亲躬经营,选贤任能,开恳荒田,招徕流亡,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设置学校,使闽南之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是故,闽地被时人誉为“乐土”,元光则被尊为“开漳圣王”。唐中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辛亥)11月,陈元光被獠军残部刃伤而卒,年仅54岁,百姓哀号相与,制服举丧。
陈元光之祖孙4代皆于漳州为官,历时百年之久,其后裔遍布闽、粤、台及南洋诸岛。为了纪念元光之功勋,诸地百姓建造“开漳圣王庙”百余座,其规模之大,香火之盛,绝不亚于内地大型之佛道寺观也。


图22 陈元光像

陈邕(公元665年——758年),字崇福,号南山,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洪固乡胄桂里人,乃东汉颖川陈实公之后裔,紫光禄大夫陈忠之子,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进士,唐玄宗开元年间官至光禄寺兼礼部尚书左仆射,浩授太子太傅。因与奸相李林甫不和,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遭贬,与其父率家由京兆万年迁至闽南,任采访使。曾于漳州南驿路南厢山(今福建云宵县)建“漳州南院”,却因此宅宏大而被参谤谋逆,只好将宅第捐作“南山寺”,遂举家搬迁至海澄三都后水头(今龙海市镇头宫水潮社)居焉。
陈邕于唐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58年戊戌)卒,享年93岁,谥忠顺王,其父陈忠亦受赠鄂国公,陈邕与开漳圣王陈元光系堂兄弟也。
邕生四子一女,其三子陈夷行于唐文宗时任宰相,其宗亲大多为朝廷命官。此后,子胄遍布泉、漳、福、兴四郡及金门、澎湖诸地,其家族遂成漳州南院之巨宗望族,世称“太傅派陈氏”,陈邕公为“南院始祖”,陈姓此脉乃闽地之又一大源流也。


图23 陈邕像

陈邕四世孙陈嘉,字德庆,陵州别驾。陈嘉有三子十八孙,其十八位叔伯兄弟之排行均为“怀”字,故,时人称其“十八怀”  。  
唐之中晚期,朝政腐败,国运衰落,藩镇割据,饥民造反。唐乾符二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75年至884年)间,举国正处“黄巢之乱”,大凡在朝为官者均属打击对象。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福州。复有闽王自立,又起作乱。我陈姓之祖大多为官,为了避乱,十八怀父辈兄弟均取宵遁之路,举族北渡出闽,散居于偏僻之浙东沿海及山区一帶,尤喜隐居宁海。
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丁巳),十八怀兄弟中之陈怀锐(余之谪系亲祖)隨其次子陈浩至宁海官临门(今象山县南田岛)巡检,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口占七律一首:疋马东来驻海滨,乾坤到处可容身。临门今日逰观地,乐国他年得意津。三子裘箕应可托,一官利禄竟因贫。若还此处风波恶,桃李知时别有春。认为此处依山傍海,颇有灵气,因而就地安家,故怀锐公是为陈姓“南田始祖”也,其子陈浩为南田二世祖。陈浩有三子,其次子陈德贵又迁居一都蒲洲(今宁海县长蛟镇下蒲村)。德贵公字国爵,生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丁卯)。
至今,宁海县境内之陈氏,十有六七为“十八怀”之后裔也。


24 象山南田岛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