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它山堰的千年守护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3-07-22 09:31:34  点击:10512 
分享:

浙江,两个字都带水,足见这片土地与水的渊源,因水而兴,与水共生。

从良渚先民在古城外围修筑的水利工程,到钱塘江两岸抵御潮汐之患的明清古海塘,再到如今从全省系统谋划实现水资源互调互济,浙江人的“治水记”,已经延绵了数千年。

说起治水,一定绕不开“一座古代超级水利工程”——它(tuō)山堰。始建于833年的它山堰,位于如今的宁波海曙区,它至今堰身稳固,风貌依然。

它山堰有何“治水经”?又何以坚守超千年?今天,我们来聊聊它山堰与治水的故事。

它山堰,因建于它山之侧而得名。

在唐代之前,鄞西平原仅是当时的“东南一隅”,西倚四明山。在四明山东麓,樟溪、鄞江水系,江河不分。雨季洪涝频发,旱季海水倒灌,以致“田不能稼,人渴于饮”,百姓深受其苦。

公元833年,祖籍山东琅琊的王元暐来到鄮县任县令。到任后,他四处调研走访,不过月余,便摸清了四明山水和当地的民情风俗。面对咸潮倒灌、农田时有灾荒的实情,这位清廉刚正、勤政务实的山东汉子提出了“筑堰截流,阻咸引淡”的治水思路,并决定在鄞江上游择址筑堰坝。

挡咸潮、蓄溪水、引水灌溉,是王元暐对这座堰的“功能性定位”。经过反复勘察、试验,他将堰址选在了樟溪出口“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之侧。

3年后,它山堰建成。堰全长113.7米,用长2到3米、重约1吨的条石砌筑,左右各36级,“涝则七分水入于江,三分入溪,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鄞江两岸,始得安定。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中,宋人魏岘如是说:“由是溪江中分,咸卤不至,清甘之流,输贯诸港。入城市,绕村落,七乡之田,皆赖灌溉。”

它山堰,一直都像一位守城将士,屹立于四明大地,与洪水猛兽为战,与宁波城相望相守。

1967年,宁波大旱,它山堰工程阻挡了倒灌的海水;2009年“莫拉克”台风来势汹汹,四明山来水从这里顺利排出,保住了鄞西农田......正因如此,有人将它山堰称之为宁波的“生命之堰”。

它山堰

一座堰坝,何以守护宁波城千余年?

这首先得益于它山堰的科学性。结构奇特、建造精密是它山堰的主要特征。这条从现代视角看来平平无奇的古堰坝,其拦河堰体的设计和建设,却代表了当时大型砌石结构水利工程建设的最高成就,有许多原理是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发现的。

比如,它山堰是我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由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堰底倾向上游,倾度为5到10度,大幅提升了水平抗滑稳定性,较近代坝基倾斜理论早了1000多年。

其次,设计之周详,也在其堰体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横跨河床的堰体采用弓形坝体,平面采用略向上游鼓出的弧形,可减少洪水对两岸河床的冲刷。另外,堰体中央厚、两边呈阶梯式变薄,使堰体沉陷均匀,防止其断裂,增加中央堰体刚度,令它山堰历经风雨而保存完好。

当然,这一工程在后世经过多次修理、疏浚、增筑,更臻完善。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张光斗教授赞誉它山堰是“河之脊”“海之床”。

见证山河岁月,它山堰如今虽老未衰,仍旧发挥着灌溉、泄洪排涝、城市环境用水等功能。古老的它山堰,与皎口水库等水利工程,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形成了首尾相应、引泄完整、滞蓄有制的鄞西平原水利网络。

清雍正年间的《浙江通志》留下“治水秘籍”:“故善治水者,不惟享其利,兼宜防其害;贵顺其性而使之流,亦贵遏其势而使之止。”说的是因地制宜的治水之法。

要问它山堰所蕴含的“治水经”是什么?笔者认为正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实干为民”。一千多年前的工艺与如今的力学原理,在许多地方不谋而合,让人不得不为先人的治水智慧所叹服。

它山堰堰坝风景

从古至今,它山堰和宁波的故事,一直被赋予着和美期待。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设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次年,它山堰被认定为“第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有水利专家曾如此赞美道,它山堰是世界水利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历经千年以上,任由水涨水落侵蚀、水流泥沙冲刷,它依旧屹立于东海之滨。

因为它山堰,宁波拥有了蓬勃生长的底气。它的建成化水害为水利,涓涓清流一年四季未曾断过,民可饮,田可灌。宁波人常把这份感恩放在嘴边,当地老话说“堰成成甬”,指的便是它山堰的建成,造就了宁波城。当江河不再肆虐,鄞西平原成为浙江重要产粮区之时,也是城中人口增多,商贸、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宁波最初的城市格局由此形成。

因为它山堰,宁波也浸润出山明水秀的生气。它山堰的建成还此处以平静,宁波西部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比如有着“四明锁钥”之称的鄞江镇,小桥流水映衬出别样的江南韵致。

这里,有唐代僧人宗亮笔下“叠石横铺两山嘴,截断咸潮积溪水”的雄浑壮观,有宋代诗人史弥宁眼中“云峦著色四时画,石濑有声诗千古”的湍流澎湃,有清代史学家万斯同卷中“善政祠前岩壑幽,一村佳趣此全收”的乡趣幽静……

如今,它山堰和周边古村更成为旅游休闲胜地,在它山庙会、古建筑群、非遗特色街区内,市民可以肆意沉浸式体验“活”的它山堰水利文化。

它山堰,更涵养了宁波人勤劳勇敢的精气神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有人认为,与倾全国之力而建的后三者相比,作为地方水利工程的它山堰之所以能与它们相媲美,主要在于其工程的科技含量。“它山”之石,可以筑堰。历千余年而不衰的它山堰,凝结着古人治理生态、改造自然的集体智慧。

古人在那样的时代能够极尽所能,这种“打不倒、压不垮、磨不败”的精神也是当今宁波人敢闯敢拼敢奋斗的不竭动力之源。可以说,宁波人传承的,不单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惦念感恩,更是其所彰显的勇敢无畏、实干为民的精神气质。

它山堰舞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时至今日,每逢它山堰开工日“十月十”、淘沙日“六月六”、竣工日“三月三”,当地百姓都会自发举行鄞江庙会,纪念王元暐和当时的修堰人。为了感念他们的治水之功,人们穿着古老的戏服,举着红黄各式大旗,舞龙、腰鼓戏、唱戏等民俗活动络绎不绝。

历史总是悄无声息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很多。而放眼未来,希望这座凌于一江碧水、一江安澜之上的古堰坝能够更好地“活”起来、“活”下去,让千百年来浙江人治水的智慧得到传承,也为后世留下一种精神寄托、一道文明之光。

记者  张  晨  张  文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