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新闻
韩国新闻
中国新闻
华侨华人
中国电视
文化交流
经贸商桥
韩流时尚
今日青岛
旅游宝典
医药健康
体坛纵横
视频中心
看中国
特别报道
“in 舟山 连世界”海外华文媒体探寻舟山:解码海洋文化的艺术表达与时代传承
2025-04-27 23:04:20
点此关注世界侨网更多资讯
4
月
27
日,“
in
舟山 连世界”
--
同舟侨韵・
2025
海外华文媒体舟山行活动开启文化艺术探索之旅。来自
18
个国家的
25
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主编、资深记者走进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穿梭于非遗艺术与千年渔港之间,深度领略舟山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传承。
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宛如一颗镶嵌在鲁家峙岛的艺术明珠,这座由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王澍教授操刀设计的公益性文化设施,自
2023
年
8
月落成便备受瞩目。
11209
㎡的建筑群融合现代美学与东方韵味,五大专属展厅各具特色:常规展厅里,中外艺术佳作在此对话;舟山特色艺术展厅中,本土文化基因得以彰显;科技互动展厅内,数字技术让艺术 “触手可及”。此外,
1000
多平方米的艺术品收藏库、学术报告厅、艺术家创作室等配套空间,构建起集展览、收藏、研究、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成为舟山向世界展示艺术风采的重要窗口。
在美术馆内,普陀船模艺术与渔民画两大非遗瑰宝惊艳亮相。普陀船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岑国和的作品,以精湛工艺按比例复刻历代海船,船头船尾的吉祥雕饰、内部结构的精巧还原,不仅再现了古帆船与渔船的发展脉络,更让这项曾用于
“造大船打样” 的传统技艺,转型为承载海岛文化的高端礼品。其作品被中外博物馆及民间竞相收藏,成为普陀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而普陀渔民画在代表性传承人郑红飞等艺术家的创新演绎下,从传统船饰画、灶头画中汲取灵感,以浓烈色彩、夸张造型描绘海岛生活与渔耕文化,于质朴中彰显海洋文明的独特气质,成功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舟山对外文化交流的金字招牌。
走出美术馆,媒体团一行踏入沈家门渔港小镇。这座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曾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节点,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规划面积
4.7
平方公里的小镇以 “一港两岸” 为核心,聚焦渔都风情、渔乐休闲等五大业态,将千年渔港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漫步在港湾畔,传统渔船与现代游轮交相辉映,渔市的吆喝声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国际渔港旅游产业链在此蓬勃生长,生动诠释着 “山海城交融、港产城融合” 的东方渔都新风貌。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的走访,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的邂逅,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通过媒体的镜头与笔触,舟山在建筑艺术、非遗传承、海洋文化等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将被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舟山的国际文化影响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智慧与担当,为
“
in
舟山 连世界” 的美好愿景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舟山的海洋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世界侨报记者 夏冬怡 报道
世界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