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两国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察看稻情。中国援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供图
当地农民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插秧。 中国援尼泊尔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供图
■2018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尼泊尔5个省推广种植4500亩以上,增产幅度为40%—100%。
■中方专家组举办27期次现场观摩、示范等,累计培训超过1000人次。
尼泊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66%,农业总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27%,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稻谷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大米是尼泊尔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尼泊尔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尼泊尔水稻平均亩产213—233公斤,无法实现粮食自给,每年需要从印度等国进口约70万吨大米。
根据中尼两国政府间协议,为期三年的中国援尼泊尔第一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将于今年2月结束。3年来,中国援助的105项物资全部到位,为尼泊尔建设1个现代农业技术实验室,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在田间试验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中方还为尼泊尔培训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中国正多渠道助力尼泊尔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杂交稻穗子大、粒多,产量高了很多,增收效果很明显”
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向东驱车50余公里,来到尼泊尔第三省吉佑普尔村第七组。吉佑普尔村第七组位于大山中间,一条小河将村庄分为两部分,民居散落在山脚下。一片片土地夹在民居和大山之间,地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当记者到达村庄时,几十个村民已经等候在村公所的二楼小会议室。听说中国水稻专家要来,村民们兴趣浓厚,后续还有村民不断赶来,他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种子什么时候发下来?”
村长瓦拉亚告诉记者,这个组有2400余人,去年政府分发了2746公斤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村民斯拉姆有9亩土地,是村里的土地大户,自己还经营一个小商店。这9亩土地一季种水稻,一季种玉米等作物,一季种蔬菜,每年稻谷收成在3500公斤左右,除去自家消费2000公斤左右,其余都用来出售。
“我7月开始,共种了500平方米的中国杂交水稻,产量是360公斤,平均亩产约480公斤,相比我此前种的平均亩产320公斤的尼泊尔本土水稻,增产高达50%。我今年要扩大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斯拉姆在自家仓库里捧着中国稻谷告诉记者。他说,相比尼泊尔本地大米,中国杂交水稻产出的大米香甜好吃,软硬适度,饱腹感强,“早晨吃中国大米,出去干一天活都不觉得饿。”
中国杂交水稻好处还有很多。斯拉姆说:“一棵稻苗能分出10到13株,生长整齐,松散适中,叶子上挺不披垂。茎秆粗壮,不容易倒伏,收获后的秸秆也是尼泊尔牲畜的最爱。”由于性价比高,中国稻谷每公斤售价也相对高一些。
与斯拉姆同样欢喜的还有第三省拉蒂普尔村的奇特利。奇特利2018年将家里12.6亩稻田中的8.25亩种植了中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568公斤,增产2079公斤,增收8.5万尼卢比。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杂交水稻分株能力强,每丛只需要插1粒谷的秧苗,当地品种需要插3粒谷,可以节省大量的种子。杂交稻穗子大、粒多,产量高了很多,增收效果很明显,希望每年都能种植中国杂交水稻。”
“这对尼泊尔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对提高尼泊尔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技术主管比迪亚对记者说,造成尼泊尔水稻产量低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缺乏高产优质的水稻良种,中国杂交水稻弥补了尼泊尔这方面的空白。“中国杂交水稻很受当地农民欢迎。如果在全国推广,尼泊尔稻米需求将实现自给自足,这对尼泊尔粮食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比迪亚说。
中国援尼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组长张孝辉告诉记者,根据两国政府间协议,援尼泊尔第一期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中方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6年和2017年从国内引进了6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5个试验点品比试验,最终筛选出了9个品种,2018年将筛选出的9个品种在9个试验点进行品比试验,斯拉姆等人的种植就是上述试验的成果。2018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尼泊尔5个省推广种植4500亩以上,增产幅度为40%—100%。
“我曾赴中国参加培训,学习了先进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这对尼泊尔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对提高尼泊尔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尼泊尔农业研究所高级农业科学家乌玛告诉记者。据介绍,3年里尼泊尔政府共选派93人到中国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科技交流与技术培训,中方专家组举办27期次杂交水稻和玉米、农业综合管理技术、农机技术和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培训班,还多次组织高产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栽培现场观摩,大米加工指导现场培训,插秧机、收割机现场示范观摩等,累计培训超过1000人次。
比迪亚表示,除了农业技术合作外,中国正在多渠道帮助尼泊尔增产增收,实现粮食安全,如2019年西藏农科院在尼泊尔北部地区进行马铃薯等生产技术合作,帮助尼泊尔培训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中国企业还积极向尼泊尔推广适合尼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环境友好的农药。
(本报加德满都2月15日电 本报赴尼泊尔特派记者 苑基荣)制图:张丹峰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6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