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图片来源:新华网
针对帽子、牌子、报销、填表等困扰广大科研人员的问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为让科研人员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科技部和相关部门一起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七项行动,使得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能够落地。
在今年两会上,科研人员关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得到了充分回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等重要举措,发出了“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的强音。
与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改革措施“落地”的问题,这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从“建章立制”进入到“落实实施”的新阶段,也再次表明新时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但核心技术的短板依然突出。这要求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强调,“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由此可见,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以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十九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三评”体制改革,旨在优化科研项目评审机制、改进人才项目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最大限度地为科研人员减负,按照科研规律办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办事。
“三分谋划,七分落实”,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实施。未来为进一步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未来需要从三个方向着力。
进一步转变理念观念。一些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进一步破除思维惯性,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科技发展已从跟踪学习转变为创新引领的新阶段,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与方式,更加尊重与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将资源配置权、人才使用权、成果评价权下放给科研人员或科研共同体。
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方面协调。现代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涉及科技、教育、经济、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多个部门,项目管理、经费管理、设备采购、人事管理、薪酬待遇、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多个环节,需要统筹推动,而不能单兵突进。现阶段在科技领域出现的一些改革难落地的问题实际上是相关领域改革不配套所致。
进一步加大具体方式创新。比如,针对基础研究人员与机构的稳定支持机制,在科研资助与项目管理领域引入“公私合作”方式,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中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国际同行评估等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好经验,虽然在国内也有一些试点性质的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稳定的制度与机制。
回顾历史,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是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解放了企业家,释放出全社会的活力。与之相同,科技领域改革的灵魂就在于“解放科学家”,要相信他们,依靠他们,相信科学家内心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把科研活动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他们。
当然,在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的同时,也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双管齐下,双轮驱动,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远大目标。
(梁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外网特约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