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市住建局供图)
世界侨报宁波讯: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关怀,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建议》提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化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建议》提出“改善城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市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成立课题组,对宁波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全面梳理与系统谋划。
2017年以来,宁波市先后两次入选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初步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推动、多元共建、建管并举”的“宁波模式”,获得住建部肯定。2020年,宁波市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市555个老旧小区纳入三年改造项目库。第一年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7个,改造面积894万平方米,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2017年以来宁波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做法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优化完善顶层设计。主要领导强抓落实,深化任务部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配备精兵强将。成立了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工作专班成立综合、改造、督查、宣传等四个工作小组,各区县(市)同步成立领导小组或专班。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确保安全规范。构建“1+X”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印发《宁波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督查考核严格到位,压实目标责任。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重点攻坚和督查考核内容,2019年起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每月报送改造进度,年底予以对账考核。
2、党建引领全面深入,落实基层主体责任。夯实基层阵地,筑牢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以居委会、业委会(业主代表)、物业公司、机关党员为主体的多方联动机制。强化使命担当,做细做实“三服务”带动效应。将主题教育与“三服务”工作紧密结合,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服务深入社区一线。激发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党组织监督评价机关党员工作机制,为党员身先示范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开辟更大空间。
3、典型示范以点促面,扎实推进共同缔造。畅通参与途径,社区牵头成立各类自治组织。积极放权赋能,建立线上线下参与模式。建立“意愿共商、方案共谋、责任共担、家园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明确31项改造项目“菜单”。实施以奖代补,激励居民出资出力。在全国率先制订出台《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市级“以奖代补”资金。鼓励居民创意参与,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启动21个小区试点“创意点亮城市角落”,以居民为主体推动创意改造提升。
4、长效治理有为有效,积极谋划制度创新。破解“维护”难题,引导居民和社会资本长期投入。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即交即用即补”改造模式,制定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收费提价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破解“执法”难题,推动部门执法清单管理。制定发布《宁波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住宅小区行政执法清单制度的通知》,明确5大类37项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主体。破解“认同”难题,挖掘提升特色文化底蕴。加强对社区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提炼,明确小区大门等标志性设施改造标准,量身打造文化家园。
加速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的对策建议
1、树立系统观念,构建全局性工作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全市一盘棋,与“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规、国土空间规划等有效衔接,增强工作的系统协调性。一是加强战略性谋划,加快规划研究和战略谋划。加快研究制定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规划和城市有机更新的规划,统筹老旧小区、保障性安居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探索以片区化改造带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模式。二是加强前瞻性研究,完善决策建议。围绕地方立法、社会治理、多元融资等核心问题和难点,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服务地方立法。三是加强全局性部署,优化完善项目管理。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把牢立项、招标、施工进场等时间节点和标准,提高项目动态管理效率。
2、落实规矩规范,制定规范化标准体系。优化完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效率,推动质量、规模、效益、安全相统一。一是明确“综合改一次”的流程标准。在规划设计阶段明确“综合改一次”的标准流程,确保居民有共识、项目可实施、周期可把控、短期不重修。二是研究居民参与的精细标准。充分考虑社区的个性化差异,在协商、决策、监督等各环节分类制定居民参与方案,精细化制定出资标准。三是落实安全监管的规范标准。守牢第一道安全防线,高度重视全周期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各地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全程提供安全监管服务。
3、深化共同缔造,开展全方位治理创新。做实做深共同缔造,稳步推进党建引领,以共建共谋实现效益最优化。一是构建“党建赋能”的工作机制。以服务落实党建,以党建提升服务,推动实现全市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将党建空间作为重要项目纳入基础改造类内容,整合党建、社区活动、专业服务、社会组织等各类功能,将党建引领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共建共管共享的融入机制。建立社区牵头、民意导向的项目申报及管理机制,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培育邻里互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三是打造数字治理的平台体系。推动建立以老旧小区GIS信息系统、居民参与系统、社区支持系统和老旧小区项目监测系统等为核心的智慧管理平台,为分段精准施策提供数字化支撑。
4、促进有效交流,放大居民直接获得感。优化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创新宣传策略及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放大居民直接获得感。一是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稳步提高公信力。加强对目标任务、工作推进、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任务的考核。二是提高现场沟通能力,破解问题零距离。优化完善现场及在线沟通协调平台,实现“现场反映情况、现场沟通协调、现场解决问题”。三是完善宣传推广策略,积极晾晒成绩单。依托各级融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政策导向及精品案例,系统宣传推介老旧小区改造的示范项目和亮点经验,增强居民对改造进度的正面体验。四是创建和谐共融文化,提高居民认同感。重视改造项目中社区文化宣传设施和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文化共享网络。
【来源:中国宁波网/编辑: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