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韩媒报道,自疫情以来,韩国多所大学大幅放宽A学分比例,为学生带来了更多利好。即便以严谨学风闻名的西江大学,也在近期做出调整。高校界6月29日消息显示,西江大学决定从即将开始的第二学期起,将相对评价课程中A等级成绩的最高占比由30%提升至40%,A等级和B等级的合计占比也从最多70%扩大到80%。此外,部分通识课程还将引入不设A等级比例限制的绝对评价制度。
“大学信息公开网”数据表明,截至2023年第二学期,西江大学学生中获得A等级的比例为39.6%,在首尔主要大学中处于较低水平。而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的 A 等级比例均在50%以上,汉阳大学、中央大学、庆熙大学则超40%。除西江大学外,不少高校也采取了类似举措。高丽大学从去年第一学期起扩大相关制度,允许学生放弃最多6学分,此前只有完全取消的课程才可放弃。汉阳大学今年、崇实大学2021年也分别重新引入或设立了这一制度。延世大学从去年第二学期起,将可重修课程的次数由4次增加到6次,明知大学和弘益大学也分别从去年第一学期和今年第一学期将A等级最高比例从30% 提高到40%。
韩国大学放宽A学分比例,一方面是受疫情期间线上授课影响,为保证学生学业进展与学习积极性做出的调整;另一方面,也是韩国高校在教育评价体系上不断优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而非单纯以成绩论优劣的体现。这一变化对于计划赴韩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更高的A学分获取比例意味着在学业成绩上更有机会取得优异成果,无论是未来继续深造还是求职就业,漂亮的成绩单都能增添竞争力。

中韩关系推动留学发展
近年来,中韩关系逐渐缓和,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深。韩国高校教育质量在亚洲乃至全球都有目共睹,多所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尤其是李在明当选总统后,明确提出“稳定处理韩中关系”,为两国交流营造了良好氛围。
在这一利好背景下,韩国法务部自2025年3月起简化留学签证申请流程,首都圈存款证明金额大幅降低,减轻了留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韩国教育部推动高校开放20%名额允许“无专业入学”,即学生可在大一充分探索兴趣后再选定专业,为学业规划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在奖学金方面,韩国政府奖学金覆盖范围扩大,涵盖学费和生活费,部分学校还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予额外补贴,激励更多优秀学子赴韩深造。从就业角度看,中韩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三星电子提升西安工厂产能、SK海力士注资中国锂矿企业等举措,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熟悉韩国企业文化的双语留学生将成为就业市场的抢手人才,IT、传媒、商科专业毕业生尤其受中韩合资企业青睐。
随着韩国大学A学分比例的放宽,结合其本身留学成本相对较低、地理位置近、文化差异小等优势,无疑将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韩留学,进一步推动中韩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青年学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全博教育合作韩国高校
全博教育集团近年来积极推动中韩教育合作,为国内学子赴韩留学搭建了优质平台。集团与韩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包括大邱加图立大学、庆云大学等院校,通过"0+4""3+1"等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分互认和学位互通。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提供中文授课或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降低语言门槛,还覆盖了从专升本到硕博连读的完整升学通道,满足不同学历背景学生的需求。
在留学服务方面,全博教育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依托韩国浙江商会资源并在韩国设立留学生服务中心,配备专职生活老师,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的全周期服务。同时,集团积极对接韩国企业实习资源,帮助留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相较于欧美国家,韩国留学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费用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加之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文化适应性,使其成为工薪家庭的理想选择。
全博教育重点推荐的韩国优势专业包括信息工程、医疗美容和保健康复等领域,这些专业不仅教学质量优异,还与韩国本土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展望未来,全博教育集团计划进一步深化中韩教育合作,探索建设新项目,引入韩国在医疗、数字教育等领域的优质资源,为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中韩教育交流的持续深入,全博教育将继续致力于为国内学子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国际化教育选择。
本报记者 朱予淇 综合报道